“湖北不是孤军,武汉也不是孤军......我们一定会回归到以往琐碎但平凡而宝贵的生活中。”这是土木建筑学院学生杨韶娟在听了心语工作室微信公众号上发布的音频里的一段话。
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我校土木建筑学院聆听心语工作室,聚焦学生可能产生的心理问题,推出“共享故事”特别篇——“抗击疫情,我们同行”栏目,呼吁广大学生分享自己的抗疫故事、抗疫感想,共同度过抗疫难关。

自活动开展以来,许多学生利用这一平台,通过分享真实故事、真实感受,歌颂“召必回、战必胜”的逆行者,提出“把‘远离武汉’变成‘武汉加油’”的倡议,坚定“春暖花开、万事可期”的决心……这些稿件一上线,就吸引了不少学生的关注与互动。
共享故事 分享抗疫时光
土木建筑学院学生陈梓轩在该栏目中分享了自己的抗疫故事:他的父母都是基层干部,面对疫情,取消了春节假期,投身于这场战役中。因为身处前线,存在感染风险,陈梓轩和父母也始终没能见面。“在这个特殊时期,所有人都闭门不出的时候,他们却逆行而上,以最快的速度去应对疫情发生。”陈梓轩从自己的父母,想到千千万万的一线工作人员,想到最前沿的医务工作者,“有许多家庭都在为打赢这场战争努力,我们致敬所有冲在前的‘战士们’,愿他们凯旋归来!”

共享故事 关注抗疫心理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土木建筑学院二级心理辅导站将“休假”模式调整为“应战”模式,全体人员“紧急集合”,研究、部署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时期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
“健康的心态是防控疫情的‘心理口罩’,心理因素对人体的免疫功能起着非常重要的调节作用。”土木建筑学院团委书记张丽娜说,“预防和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特别需要大家尽快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把负性情绪降下来,让积极心态升起来。”

正是出于这样的初衷,聆听心语工作室除了及时推送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典型事迹和感人故事外,也希望通过线上渠道疏导当前学生的不良情绪,引导他们持有战胜疫情所需要的理性、平和、积极、乐观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