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校内新闻



郑航系列工业无人机亮相首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无人机创新应用高层论坛暨无人系统应用装备展”

日期:2021-05-31 作者:新闻中心 申洋 王玺雯 白凯丽 周永康文 新闻中心 图 浏览次数:

5月30日,为期3天的首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无人机创新应用高层论坛暨无人系统应用装备展”圆满落下帷幕。展会期间,郑航系列工业无人机精彩亮相,并演示了沿黄航空遥感勘测任务。

本次活动由我校联合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三方主办,200余位来自相关领域的领导、专家、学者和业界代表应邀参加。校党委书记付强,副院长赵健、李广慧出席活动开幕式。

活动以“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促进区域性经济转型和发展,实现生态环境保护联合防治”为主题,采用“应用+展会+论坛”方式进行,研究和探讨无人机技术创新发展和加快通航产业链转型升级等问题。

应用:全方位演示郑航系列工业无人机 推动智慧黄河建设

开幕式上,我校演示了郑航系列工业无人机进行航空遥感的演示飞行,展示了郑航1号大型固定翼无人机、郑航2号中型复合翼无人机和郑航3号中型无人直升机成熟的航空遥感应用能力。

其中,郑航1号固定翼无人机起飞重量700公斤,任务载荷80公斤,续航时间12小时,主要应用于省域范围内的黄河河道巡检和勘查任务。郑航2号复合翼无人机,起飞重量130公斤,任务载荷20公斤,续航时间6小时,主要用于市域范围内的河道巡检和勘测任务。郑航3号中型无人直升机,起飞重量125公斤,任务载荷25公斤,续航时间2小时,主要用于沿黄流域重点地段和区域的核查任务。

“近年来,郑州航院致力于研制无人机为代表的机、车、船、机器人等无人系统装备在沿黄流域生态环境保护领域中的遥感应用,通过对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智能监测和联防联控,促进黄河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副院长李广慧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希望通过本次活动进一步推动沿黄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促进科技创新和遥感应用结出硕果。他期待沿黄生态保护主题活动能够常态化举办,集聚政、产、学、研、用各方力量,继续搭建好沿黄生态保护应用成果交流、科技创新交流、人才培养交流的大平台。

据了解,2020年9月,郑州航院与上街区政府共建河南省无人机沿黄流域生态保护及产城融合应用拓展试验区,并与郑州通航试验区管委会等单位联合启动“河南省无人机沿黄流域生态保护监测应用中心”建设,实现政府、学校、企业的协同合作,共同打造无人机航空遥感应用新基地,并相继启动了上街机场无人机外场实训基地、无人机远程控制中心、无人机卫星通信系统等基础建设工作。目前,已建设了适合大型固定翼无人机、中小型旋翼无人机的运行条件,以无人机遥感应用为主线、以“空天地水一体”融合应用为支撑,实现了沿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实施空天地一体化立体监测和山水林田湖草等信息共享,推动智慧黄河、优质生态的建设。

开幕式上,我校还与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上街区人民政府、陕西航天技术应用研究院四家单位代表举行了“黄河时空一体化监测大数据应用示范基地”揭牌仪式。基地以无人机遥感应用为研发方向、以“空天地水一体”融合应用为支撑,旨在实现沿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实施空天地一体化立体监测和山水林田湖草等信息共享,推动智慧黄河、优质生态的建设。同期还进行了项目集中签约,共签约项目九个。

展会:系统化展示无人系统装备 助力沿黄流域生态环境保护

黄河保护与无人系统应用装备展上,聚集了包括彩虹、鹞鹰、大疆、中电科、云洲智能等60余家具备行业代表性的产品、企业,围绕河湖巡查、电力巡检、地质勘测、航空遥感、环境监测、定点采样、应急救援、森林消防、农林植保、物流运输、交通执法、水质监测处理等应用场景,全方位、全系统展示无人机、无人船等无人系统装备在沿黄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和应用前景。

我校在本次无人系统应用装备展上,展示了学校近年来的众多研发成果,不仅有开幕式中所演示的郑航1号大型固定翼无人机、郑航2号中型复合翼无人机和郑航3号中型无人直升机,还囊括了同样具有鲜明特色的“5G+”无人车。

“5G+”无人车具备辅助驾驶和自动驾驶能力,通过5G网络与无人车连接,在通信带高带宽、小时延的环境下,确保远程驾驶的安全稳定,辅助自动驾驶车辆在自动驾驶出现多级故障时无缝接管车辆。

无人机研究院院长助理申洋介绍说,无人机、无人车系统的研发,离不开关键机载设备核心技术的攻关。为支撑郑航系列无人机、无人车的系统研制,无人机研究院围绕无人系统的“机、站、链”系统整体布局,重点开发适合大型无人机的飞控系统、任务管理系统、机载载荷系统、测控与通信链路、地面控制系统等,并加以产品化和系列化,这为后续机型的研发和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据了解,为落实沿黄生态保护,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学校统筹谋划,适时决策,于2017年启动无人机重大专项,依托航空学科专业优势,研发郑航系列无人机,填补我省工业无人机研发空白,并于2019年适时成立无人机研究院、黄河大数据研究院两个跨学科科研平台,集聚学校不同院系的专业性骨干,形成拳头性研发力量,以沿黄流域的空天地一体化遥感和大数据综合应用服务为抓手,以郑航号系列大、中型无人机为支撑,开启沿黄生态环境保护和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论坛:多维度把握新时代新机遇 展望无人机发展新未来

作为本次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黄河保护与无人机创新应用”主论坛、“无人机管理与发展”“空天地一体化技术方案及行业应用前景”“无人机产业质量品牌”三大专题分论坛同期举行。

由科研处处长刘兆瑜主持的主论坛上,来自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和知名企业代表紧紧围绕活动主题,通过主旨发言、主题对话、案例分享、专题报告等多种形式分享真知灼见。院士代表赵嵩带来的“无人机应用现状与畅想”主旨发言中认为,未来无人机将智能感知、智能认知和智能行动融为一体,成为在创新引领、共享经济、中高端供应链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的重要抓手。无人机在农林牧业、工业、服务业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引领了新兴生产模式、服务业态和生活方式,这必将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在我国有望形成年产值达数万亿量级的经济规模。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马晓以“智慧黄河建设与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发表演讲。他表示,无人机作为多种高新技术融合集成的产品,具有技术含量高、市场应用广、产业辐射渗透能力强的特点。而无人机技术的创新应用,也为沿黄流域生态环境监测、农林植保、货运物流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分论坛上,结合“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水土监管技术应用”“应急救援”等热点、重点,参加论坛人员从无人机行业管理、无人机行业发展格局与形式、5G网联无人机关键技术及行业应用实践、大疆无人机在水利领域应用等11个重点领域,传播典型经验、发布最新成果。来自我校智能工程学院的王超梁老师在专题报告中认为,目前,通过空天地一体化大数据平台,可以探测、采集和分析黄河流域的各种技术指标,实现对沿黄流域生态环境大数据资源的生产与可视化高效管理。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加速促进黄河流域的生态恢复及黄河流域的高质量发展。

上一条:《我还想和他做朋友做同事做兄弟》 被多家媒体全文转载
下一条:副院长李捷调研蓝天书院发展规划

关闭

大学路校区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大学中路2号 邮政编码:450015| 龙子湖校区地址:河南郑州郑东新区文苑西路15号 邮政编码:450046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1999-2019 版权所有  | 内容管理:党委宣传部、校长办公室、科技处、社科处  | 技术支持:信息管理中心  建议浏览器使用IE7以上版本
           

豫ICP备05002444号-1